%0 Dataset %T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地区防洪除涝互馈规律数据集(1999年) %J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I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U http://www.ncdc.ac.cn/portal/metadata/18477c05-da3e-4585-895d-44d5b1ddf53a %W NCDC %R 10.12072/ncdc.nhri.db6771.2025 %A 商守卫 %K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太湖流域模型;互馈规律 %X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基于太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设置一系列排涝能力和调度规则变化情景,以太湖流域1999年南部型设计暴雨作为输入进行试算,获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部主要河道缎面的水位过程数据和最高水位数据,单位为m,基于此,分析因排涝能力与规则变化对城市内部以及毗邻城市洪涝情势的影响,最后基于构建的排涝响应指数量化了跨地区城市排涝的互馈效应。城市排涝能力和调度规则变化对可改变城市自身内部的洪涝情势,吴江和青浦圩内除涝压力受排涝能力影响较小,受调度水位调整的影响较大,嘉善则与之相反。吴江排涝能力与嘉善、青浦的防洪压力呈正相关关系,排涝能力变化,可显著改变嘉善、青浦圩外河道的防洪压力;青浦和嘉善排涝能力变化对毗邻城市圩外河道的洪涝情势改变影响较小。调度水位的调整对两区一县圩外河道洪涝情势几乎没有影响。示范区三座城市的排涝响应指数总体与排涝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吴江、嘉善、青浦的洪涝情势对吴江区排涝能力变化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嘉善县。青浦区排涝能力变化仅自身圩外河道产生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