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冰冻圈大数据挖掘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及课题总结自评会议在兰州召开。项目主持单位邀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廖方宇研究员、郑州大学任景莉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康世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鲍一明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纪平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牛富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沈志宏研究员、山西大学魏巍教授、北京合勤正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高级经济师等专家,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综合业务处姜言彬处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张明义副院长、科研处杨林山副处长、财务处史少君副处长、王利军财务主管指导会议,甘肃茂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经理卢雅宁、会计师张晓慧,及项目骨干约50人参会。

项目及课题总结自评会议现场
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张耀南研究员作项目总体绩效自评价汇报。专家组肯定了项目取得的进展与工作成效,较好的完成了核心考核指标并取得显著成果,同时提出需进一步凝练关键技术创新点与核心成果产出,系统开展冰冻圈大数据平台在核心资源储备与服务功能维度上与国内外同类平台的综合对比论证,突出平台数据的权威性与可靠性;深化演变速变感知方法在冰冻圈灾害预警中的技术优势,加速示范应用的推广实施;通过提升平台应用成效的战略站位,全面增强冰冻圈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项目负责人张耀南研究员作项目总体绩效自评价汇报
6日下午,各课题负责人就任务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进展、指标完成、创新点、经费使用等内容进行交流汇报。专家对各课题从技术深度、验证刚性、用户导向、跨课题协同四方面展开质询并提出深化方向:重点补强元胞数据管理机制与时空特性阐释,系统量化多源数据融合精度提升指标;突出GCE平台自主研发架构及全链路价值,精准凝练≤3项跨课题创新点;亟须厘清“速变-演变”概念体系并佐证技术先进性,通过冻土滑坡等案例显化数据工程框架;同步规范智能技术落地场景描述,强化算法与软件系统绑定关系,建立第三方测试验证体系,确保跨课题逻辑闭环等共性要求,全面提升技术可验证性与成果显示度,保障项目顺利验收。

各课题负责人作课题绩效自评价汇报
项目执行近三年,总体已完成结题验收指标要求,形成12套软件原型、1套演变分析技术体系(6变量)、27套专题数据集、发表30余篇论文、授权/申请20余项专利、授权/申请40余项软著、咨询报告8项、示范应用4项、培养40名研究生,总体项目按预期执行,符合任务书和实施方案的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