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包含了2000-2015年祁连山国家公园表层20 cm及100 cm的1 km×1 km分辨率土壤有机碳密度逐年空间分布图和三种气候情景(RCP2.6/4.5/8.5)下2016-2100年表层20 cm及100 cm的1 km×1 km分辨率土壤有机碳密度逐年预测空间分布图。
采集时间 | 2000/01/01 - 2100/12/31 |
---|---|
采集地点 | 祁连山国家公园 |
数据量 | 133.7 MiB |
数据格式 | NC4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k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年 |
坐标系 |
利用基于地面实测样本构建的数据驱动模型对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进行模拟构建。
利用Python语言对时空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scikit-learn”库构建土壤有机碳空间反演模型,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进行模拟,未来气候数据利用delta空间降尺度方法校正和降尺度。
1.原始数据来源于公开发表文献和数据库,其精度由原文献作者充分验证和控制;
2.模型构建过程完全按照数据驱动模型标准构建方案进行,方法规范,并且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稳健性、鲁棒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
3.采用了观测数据和主流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数据等多源数据对模拟结果的质量进行了充分对比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19YFC0507400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 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_ncdc_meta_.json | 4.2 KiB |
2 | 数据实体.rar | 133.7 M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5/10/17 23:46 | 李*忠 |
计划以祁连山为研究区进行生态保护绩效评估,围绕生态、管理、社会经济协同开展相关研究探索。生态本底方面,监测植被覆盖度、退化草地恢复率等指标,追踪雪豹等旗舰物种种群变化,评估冰川湿地保护及水源涵养功能。管理效能上,核查生态整改落实、执法监管成效,评估 “天空地一体化” 监测网络运行情况。社会经济维度,分析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益、社区居民收入变化,测算 GEP 及碳汇价值,诊断发展障碍并提出优化路径。
|
2 | 2025/09/10 22:15 | 马*萱 |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中国土壤碳储量(SOC)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固碳潜力,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森林、草地等)和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通过整合历史土壤剖面数据、长期观测资料及模型模拟,量化近几十年来中国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如农业管理、植被恢复、土壤侵蚀等)。进一步,结合情景分析,评估不同土地管理措施(如保护性耕作、退耕还林还草等)的固碳效应,支撑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
3 | 2025/05/20 18:49 | 章* |
Paper title:秦巴山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模拟
Paper abstract:暂无
Paper type:硕士论文
Tutor 王晓峰
|
4 | 2025/01/20 03:51 | 孙* |
用于高分辨率三维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模拟过程研究
|
5 | 2024/12/19 20:03 | 王*蓉 |
用于本科论文《祁连山土壤深度分析》,制作底图
|
6 | 2024/09/12 17:52 | 庄*娟 |
论文题目: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驱动因素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申请数据将用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数据的验证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导师姓名:石育中
|
7 | 2024/08/07 17:23 | 李*忠 |
祁连山绩效评估项目,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量化评估
|
8 | 2024/08/06 00:09 | 许*天 |
完成兰州大学《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4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估报告》项目需要
|
9 | 2024/01/15 22:51 | 赵*远 |
需要重要数据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以便对研究对象具体分析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