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dc logo title
新闻动态
AI赋能的数据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创新课程研讨会在浙江德清顺利召开
11月15-16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甘肃省科学数据总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可持续性科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地理信息学院协办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I for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 Resources) ”AI赋能的数据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创新课程研讨会于浙江德清国际地理信息学院顺利举办。 本次创新课程面向人工智能+资源环境领域,打造国际联合国领域高质量培训课件产品,为推动科学数据在中亚、南亚、欧盟等国家的合作交流提供有效途径。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挪威、冰岛、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尼泊尔等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指导创新课程,来自国内外5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企业家、研究生近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主讲以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为主体,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先企业,在AI与资源环境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 本次课程设置科学数据平台与管理、AI赋能的科学数据处理与应用两个板块,共24课时及2场座谈研讨组成。 11月15日上午,创新课程研讨会开班仪式由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张耀南研究员主持进行,德清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吕飞龙致辞,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陆志波教授作开班仪式发言。 研讨会第一板块“科学数据平台与管理”中,由国际知名极地研究专家北极门户CEO  Mr.Halldór Jóhannsson作“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Arctic Portal  Data Platform (Iceland)”主题报告,介绍了Arctic  Portal在极地数据平台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其从多源数据整合、质量保障到面向气候风险可视化的完整技术体系,通过开放架构、可扩展平台和 AI  赋能提升极地数据服务能力并为跨国科研合作提供重要支撑。瑞典皇家学院院士、挪威极地研究所特别顾问Kim Johan  Holmén教授作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IOS Data Platform  (Norway)主题报告,提出面向数据匮乏区域的“量子启发式”自适应采样框架,通过模型与 AI  融合的迭代式观测体系,展示了SIOS在构建跨学科、可持续的北极观测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张耀南研究员作“Application Practices  of Domain-specific Large Models and GCE Platform in  NCDC”研发介绍,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冰冻圈大数据挖掘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产出的GCE平台在数据管理、模型集成与智能计算方面的体系化架构,展示了其在“数据—算法—模型”融合研究中的关键突破,通过引入大模型、RAG与Agent技术,GCE平台实现的智能化研究流程和自然语言驱动的科研范式创新。 三位专家的报告共同展示了从冰冻圈领域数据平台建设-智能观测方法-大模型驱动的平台全链条创新,为推动领域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前沿视角。 张耀南研究员,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Prof.Yaonan ZHANG, Director/Research Professor, NCDC 15日下午至16日,研讨会第二板块“AI赋能的科学数据处理与应用”围绕资源环境与人工智能交叉等领域展开。分别从科学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智慧台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科学数据出版等方面探讨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从人工智能在文献挖掘、知识库构建、AI-Ready路径探索、目标智能提取等方面开展基于AI的关键技术应用方面的专题交流;从森林监测、流域水环境观测等典型应用方面,展示了深度学习与无人机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前沿进展;MCP及其在科学数据中心的应用、AI数据治理、DeepSeek的部署与应用、算力支持、安全存储等方面探讨底层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 本次研讨会为科学数据国际网络拓展了路径,未来将探索与挪威、冰岛、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冰冻圈环境智能观测、科学数据联盟、合作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方面的合作;推动建立青年学生的长期交流培养计划;助力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与北欧科研机构共同探索AI 技术应用,应对全球环境治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