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识别连贯海洋涡旋的方法可分为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两类。在拉格朗日结构中,黑洞涡旋展现出最高程度的物质连贯性与守恒性,使其特别适用于海洋物质输送与滞留的研究。通过高效的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PU)的黑洞涡识别与追踪算法,首次基于卫星衍生的地转表面流速数据(覆盖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5日),构建了首个北太平洋黑洞涡数据集。该数据集不仅包含寿命为T=30天和90天的涡旋基本特征(涡旋中心位置、等效半径、涡旋面积等),更完整记录了黑洞涡旋整个生命周期的轨迹。本研究填补了海洋学领域黑洞涡旋数据集的空白,为致力于解析协同涡旋与海洋物理现象相互作用的海洋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采集时间 | 1993/01/01 - 2023/05/01 |
|---|---|
| 采集地点 | 北太平洋 |
| 坐标系 |
数据来源于https://zenodo.org/records/15597447 。
数据集基于卫星高度计获取的地表地转流速数据,通过自主研发的GPU加速算法实现黑洞涡旋的高效识别,该算法将计算效率提升约13倍,最终构建的 BHE v1.0 数据集包含经过半径(≥20km)与寿命(≥4周)筛选的18,387个优质涡旋样本,并通过拉格朗日粒子平流实验验证了其物质输运特性的准确性。
采用拉格朗日粒子平流实验验证了其物质输运特性的准确性,确认BHEs具有强物质内聚性和保守性。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 1 | Eddyidentification.zip | 2.8 GiB |
| 2 | Eddytrajectory.zip | 645.1 MiB |
| 3 | Example.zip | 3.1 KiB |
| 4 | README.docx | 1.0 MiB |
| 5 | _ncdc_meta_.json | 4.6 KiB |
| # | 类别 | 标题 | 作者 | 年份 |
|---|---|---|---|---|
| 1 | 论文 | A Black Hole Eddy Dataset of North Pacific Ocean Based on Satellite Altimetry | F,Tian,Y,Zhao,L,Qin,S,Long,G,Chen | 2025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