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30yr是一款基于1993至2022年30年卫星海平面高度(SSH)观测数据,采用全新改进的映射技术开发的内潮模型。该模型通过对2023年独立测高数据进行内潮校正进行评估。ZHAO30yr的性能远优于采用过时映射技术、基于20年数据开发的ZHAO20yr模型。该模型凝聚了国际卫星测高界三十年卫星测高运行的智慧结晶。该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科研实践。作为新一代模型,ZHAO30yr通过分解内潮场揭示了大量长程内潮束,其中蕴含着关于内潮生成、传播与消散的关键信息。而此前所有经验性内潮模型仅提供多波叠加的振幅与相位。
采集时间 | 1993/01/01 - 2022/12/31 |
---|---|
采集地点 | 全球 |
数据量 | 5.2 GiB |
坐标系 |
数据来源于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28078523 和 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28559978.v3 。
第一步,通过平面波分析对一个目标内部潮分量进行映射。在每个网格点,确定五个任意传播方向的内部潮汐波。这五个波的矢量和即为内部潮汐解。该步骤从稀疏的卫星沿轨海平面高度数据中,生成基于规则纬度-经度网格的全局内部潮汐场。第二步通过空间带通滤波对规则网格化的内部潮汐场进行净化。目标内潮场经傅里叶变换转换为二维波数谱,并按带宽乘以局部波数进行截断。第三步再次采用平面波分析,将滤波后的内潮场分解为各网格点的五种内波。
全球平均而言,所有半日变化和日变化成分的模型误差均低于1毫米。在极端高强度中尺度涡旋区域,半日变化误差因中尺度干扰而普遍超过1毫米。这些区域包括黑潮延伸区、墨西哥湾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等,均以黑色等值线标注突出显示。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Figure-X5-model-error.pdf | 386.9 KiB |
2 | Figure-ZHAO30yr-V1-MD1-K1-3P.pdf | 541.0 KiB |
3 | Figure-ZHAO30yr-V1-MD1-O1-3P.pdf | 536.1 KiB |
4 | Figure-ZHAO30yr-V1-MD1-P1-3P.pdf | 536.2 KiB |
5 | Figure-ZHAO30yr-V1-MD1-Q1-3P.pdf | 512.8 KiB |
6 | Figure-ZHAO30yr-V1-MD2-K1-3P.pdf | 543.3 KiB |
7 | Figure-ZHAO30yr-V1-MD2-O1-3P.pdf | 529.8 KiB |
8 | Figure-ZHAO30yr-mask.pdf | 192.1 KiB |
9 | Figure-Zhao30yr-V1-MD1-K2-3P.pdf | 793.7 KiB |
10 | Figure-Zhao30yr-V1-MD1-M2-3P.pdf | 788.2 KiB |
# | 类别 | 标题 | 作者 | 年份 |
---|---|---|---|---|
1 | 论文 | A new-generation internal tide model based on 30 years of satellite sea surface height measurements: multiwave decomposition and isolated beams | Z,Zhao | 2025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