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包含黑河流域上游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融雪径流深逐日数据,以tiff格式保存。完全开放共享。数据通过分布式寒区水文模型GBEHM和遥感参数标定方法,利用长时间序列高空间分辨率积雪遥感数据,为模型提供标定的目标函数以及驱动数据;利用地面调查得到的积雪属性数据,为模拟系统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信息,进而估算了2000年至2015融雪径流深逐日数据。文件名:Smelt_yyyymm.tiff,字段说明:Smelt指代融雪径流深,yyyy为年,例如2010;mm为月,例如三月为03.
| 采集时间 | 2000/01/01 - 2015/12/31 | 
|---|---|
| 采集地点 | 黑河流域上游 | 
| 数据量 | 792.1 MiB | 
| 数据格式 | TIF |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000 |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日 | 
| 坐标系 | |
| 投影 | GCS_WGS_1984 | 
数据源原始数据包括气象台站数据、再分析资料数据、遥感积雪面积数据以及水文径流数据。气象台站数据来自中国积雪调查项目第一课题;遥感积雪面积数据来自中国积雪调查项目第二课题;再分析资料数据为使用WRF数据自主模拟;水文径流数据来来自寒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通过分布式寒区水文模型GBEHM和遥感参数标定方法,利用长时间序列高空间分辨率积雪遥感数据,为模型提供标定的目标函数以及驱动数据;利用地面调查得到的积雪属性数据,为模拟系统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信息,进而估算了2000年至2015融雪径流深逐日数据。
该数据通过GBEHM水文模型并结合黑河流域气象要素资料进行模拟,融雪期径流以及逐日径流与实测径流进行比对,在扎马什克与祁连水文站NASH系数分别达到0.79和0.7,满足精度要求。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 1 | _ncdc_meta_.json | 5.0 KiB | 
| 2 | 融雪径流深说明文档.docx | 24.5 KiB | 
| 3 | SMELT_TIF |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 1 | 2025/09/13 01:14 | 张*馨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三在读学生,正在做校创“气候变化下祁连山冰川融雪对黑河径流量的影响”,需要一些数据 | 
| 2 | 2025/08/17 00:39 | 黄*妍 | 中科院地研所大学生创训项目,主题为融合人工智能的融雪融冰混合型洪水模拟预报 | 
| 3 | 2025/07/17 23:44 | 郑* | 论文题目:质地表被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构建与参数化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验证模型精度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刘晓敬
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2401483)“辐射传输模型和多源数据协同驱动的被动微波雪深遥感混合像元影响机制研究”。 | 
| 4 | 2024/12/27 21:19 | 刘*静 | 期末作业需要下载数据,故申请数据下载,希望通过 | 
| 5 | 2024/03/14 19:26 | 郭* | 用于青藏高原湖泊蓄水量变化原因分析以及阿克苏流域水循环结构分析 | 
| 6 | 2023/07/07 17:42 | 张*飞 | 论文题目:SRM模型在黑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陈新芳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