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聚焦荒草二、三圩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涵盖经济资源、防洪能力和生态功能三个子系统,共测算了17项具体指标。经济资源子系统包括经济作物产值、万元GDP能耗、养殖效益和万元GDP电耗,分别用于评估区域经济活动的产出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防洪子系统包含每亩常规经济作物损失值、转移人口费用、每亩养殖水面积损失值、房屋修复费、蓄洪水位和蓄洪量,主要反映洪水灾害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及防洪能力;生态功能子系统测算了气候调节价值、水质净化价值、空气净化价值、土壤保持价值、碳固定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以量化蓄滞洪区在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数据集还包括三种发展情景下的预测数据,分别为在荒草二、三圩现状发展水平基础上减少农田及湿地生态功能所做的预测情景、现状发展水平情景,以及在现状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农田生态化改造并增加区内湿地面积后所做的预测情景,以评估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可持续性。本数据集可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生态效益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和防洪管理等领域。
采集时间 | 2020/01/01 - 2021/12/31 |
---|---|
采集地点 | 长江下游典型蓄滞洪区 |
数据量 | 16.0 KiB |
数据格式 | *.xlsx |
坐标系 |
本数据集涵盖了滁河流域荒草二、三圩蓄滞洪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数据,重点包括生态功能、经济资源和防洪子系统的数据。生态功能子系统的数据通过对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碳固定、生物多样性及科研教育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得出,采用了替代成本法、成果参数法、影子工程法等多种核算方法。经济资源子系统和防洪子系统的数据则来源于《滁州市统计年鉴—2021》和《关于印发2020年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范围、补偿对象及补偿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涵盖了单位面积损失值、万元GDP能耗等关键指标。数据集还包括三种发展情景下的预测数据,分别为在荒草二、三圩现状发展水平基础上减少农田及湿地生态功能所做的预测情景、现状发展水平情景,以及在现状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农田生态化改造并增加区内湿地面积后所做的预测情景,以评估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可持续性。
(1)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滁州市统计年鉴—2021》和《关于印发2020年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范围、补偿对象及补偿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2)生态功能价值核算:对生态功能子系统的数据进行价值核算,采用替代成本法、成果参数法等成熟的经济评估方法,量化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
(3)情景分析:根据蓄滞洪区的实际情况,设定三种发展情景:现状情景、减少湿地面积情景和增加湿地面积及农田生态化改造情景,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4)模糊综合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指标按照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估蓄滞洪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首先,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障,生态功能子系统的数据基于已验证的价值核算方法,如替代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确保了数据的权威性。经济资源子系统和防洪子系统的数据来源于政府发布的统计年鉴和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次,数据集涵盖了蓄滞洪区的多个方面,涉及生态、经济和防洪子系统的主要指标,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21YFC3000100 | 长江下游洪涝灾害集成调控与应急除险技术装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滁河流域荒草二、三圩三种情景下防洪-经济-生态子系统指标测算值数据集.xlsx | 16.0 KiB |
# | 类别 | 标题 | 作者 | 年份 |
---|---|---|---|---|
1 | 论文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 姬金雪,王乐,要威,刘勇,王宇晖 | 2024 |
2 | 论文 | 基于PDCA循环的蓄滞洪区防洪-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 | 姬金雪,王乐,要威,刘勇,王宇晖 | 2025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