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为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全流域的流量数据集,流量阈值为15000
汇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水流的路径。在流向栅格图的基础上生成汇流栅格图,汇流栅格上每个单元的值代表上游汇流区内流入该单元的栅格点总数,即汇入该单元的流入路径数(NIP)。NIP较大的区域可视为河谷,NIP等于0的区域则是较高的地方,可能为流域的分水岭。汇流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规则格网表示的DEM每点处有一个单位的水量,按照自然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规律,根据区域的流向栅格计算每点所流过的水量值,便得到了区域的汇流栅格(汇流累积量)。
| 采集时间 | 2020/01/01 - 2020/03/01 |
|---|---|
| 采集地点 | 黄河流域 |
| 数据量 | 1.6 GiB |
| 数据格式 | tiff |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30 |
| 坐标系 | WGS84 |
| 投影 | WGS_1984_Word_Merctor |
自主生产,原始黄河流域地形坡度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m。
Hydrology水文工具软件提取。
本数据集经过DEM改正,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小于一个像元。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 1 | FlowAcc_15000.tfw | 94 Bytes |
| 2 | FlowAcc_15000.tif | 163.8 MiB |
| 3 | FlowAcc_15000.tif.aux.xml | 1.3 KiB |
| 4 | FlowAcc_15000.tif.ovr | 55.2 MiB |
| 5 | FlowAcc_15000.tif.vat.cpg | 5 Bytes |
| 6 | FlowAcc_15000.tif.vat.dbf | 128 Bytes |
| 7 | FlowAcc_Flow(流量).tfw | 94 Bytes |
| 8 | FlowAcc_Flow(流量).tif | 1.0 GiB |
| 9 | FlowAcc_Flow(流量).tif.aux.xml | 1.7 KiB |
| 10 | FlowAcc_Flow(流量).tif.ovr | 361.9 MiB |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 1 | 2025/10/23 23:20 | 梁*蕾 |
我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研一学生,希望获得数据进行科研方向与论文选题的确定,望批准
|
| 2 | 2025/10/15 18:48 | 梅*寒 |
课程项目,需要撰写服务黄河的程序,故想申请批准数据使用权为程序提供数据支持,谢谢!
|
| 3 | 2025/10/04 17:39 | 陈*蝶 |
用于黄河流域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
| 4 | 2025/09/28 21:51 | h**y |
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的《领域大模型构建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具链平台》项目调研Google DeepMind发布的Alpha Earth Foundations embedding模型的表征能力在水土流失方向上的潜在表征能力。
|
| 5 | 2025/09/06 01:06 | 陈*旭 |
论文题目:黄河梯级水库系统的堤防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提取研究区域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郭进军
|
| 6 | 2025/08/17 18:19 | 程*倩 |
老师要求书写关于“黄河青海段生态修复评估”,需要知道该河段的流量
|
| 7 | 2025/08/16 02:17 | 王*菲 |
编写书籍(与机器学习和水利相关)需要该数据
|
| 8 | 2025/07/21 00:25 | 林*营 |
论文题目:基于传感器采样的随机森林模型与黄河泥沙量、流量预测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模型训练,结果预测
论文类型:科研型
导师姓名:庞进丽
|
| 9 | 2025/07/12 02:28 | 丰*杰 |
用来使用数据集用来添加数据集的数目,发表论文用途
|
| 10 | 2025/07/08 20:22 | 尚*玥 |
论文题目:明长城在黄河流域的适应性研究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用于宏观基础分布特征研究
论文类型:会议论文
导师姓名:李严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