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基于ERA5大气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地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团队研建的自适应观测站点空间分布的最优插值同化方法,形成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中国地区(不包括领海)25公里分辨率的逐日网格化气象要素,以及与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密切相关的高影响天气事件。本数据集的英文名称是China New-type Power Systems Meteorological dataset(CNPS-Met)。本数据集为促进气象学与新型电力系统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数据集的文件命名为CNPS_Type_History_Daily_Variable_CCYY.nc,时间均采用世界协调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其中,Type是气象和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缩写,分别用Meteo、Generation、Grid、Demand表示;Variable为变量名的缩写;CCYY代表年份(如1980年)。气象变量包括:tas(2 m平均气温),tmax(2 m最高气温),tmin(2 m最低气温),precip(累积降水量),wind(10 m平均风速),rhum(2 m平均相对湿度),shum(2 m平均比湿),pres(平均地面气压)。电源侧的高影响天气包括:Vout(切出风速),Vin(切入风速),Lowrad(低辐射),Tmaxg(极端高温),Tming(极端低温)。电网侧的高影响天气包括:Icing(覆冰),Snowing(降雪),Galloping(舞动)。负荷侧的高影响天气包括:Tmaxd(极端高温),Tmind(极端低温),HHE(高温高湿环境)。
采集时间 | 1986/01/01 - 2016/12/31 |
---|---|
采集地点 | 中国地区(不包括领海) |
海拔 | -154.0m - 8157.0m |
数据量 | 182.2 GiB |
数据格式 | NetCD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25公里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逐日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等经纬度投影 |
(1)ERA5-Land hourly data:10 m风速、2 m温度、累积降水、2 m相对湿度、地面气压。下载地址:https://cds.climate.copernicus.eu/datasets/reanalysis-era5-land?tab=overview。 (2)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数据:10 m风速、2 m温度、累积降水、2 m相对湿度、地面气压。共2598个站点。下载地址:https://data.cma.cn/。
(1)数据准备与预处理:收集整理数据源,完成单位的转换及格式的统一,并通过“3σ准则”剔除异常值。 (2)基于自适应观测站点空间分布的最优插值同化:根据背景场中目标网格点周围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动态调整最优插值同化方案中观测算子的影响半径,以分析场误差最小、相关性最高等为准确,不断迭代优化观测算子,提高最优插值同化方案的效果。 (3)高影响天气事件的识别和提取:从发电效率损失、设备损坏、供给需求等多个维度和层面,识别和提取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的高影响天气事件,计算其频率、强度等。 (4)数据集输出:将最终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数据质量控制,并存储到NetCDF数据库。
误差对比的结果表明,本数据集具有较高的质量,中国地区风速、温度、湿度、降水和地面气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ERA5等再分析资料。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SGGE0000JJJS2500093, SGGE0000JYJS2400043 |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 其他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_ncdc_meta_.json | 8.7 KiB |
2 | CNPS-Met_daily_F |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