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全球广袤区域的沙漠生态系统以缓慢的速率大量吸收大气中的CO2,具有重要的固碳能力,但因监测匮乏、数据缺失和重视程度不够而被长期忽视。目前多数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中都将沙漠区域排除在外,导致诸多的评估结果中沙漠呈无数据的“灰色地带”,制约了全球碳收支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基于多源数据,在沙漠流沙碳汇内部过程和驱动机制而建立的CO2通量经验估算方案的基础上,估算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流沙区域的固碳能力。数据集包含覆盖中国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区域的CO2通量数据(2000-2022年)。该数据集可用于准确评估沙漠固碳潜力及其在碳循环中的准确贡献地位,并提升对沙漠地区固碳机理的全方位认识。
采集时间 | 2000/01/01 - 2022/12/31 |
---|---|
采集地点 | 塔克拉玛干沙漠 |
海拔 | 769.0m - 4182.0m |
数据量 | 2.9 GiB |
数据格式 | .ti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20000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小时 |
坐标系 | WGS84 |
研究需要的数据有ERA5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数据(2000-2022年)、塔中站CO2通量数据(2004-2017年)、塔中站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数据(2004-2021年)。根据以上数据,利用沙漠流沙碳汇内部过程和驱动机制而建立的CO2通量经验估算方案,构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区域的CO2通量数据集(2000-2022年)。
该数据集是通过基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碳汇内部过程和驱动机制而建立的CO2通量经验估算方案,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ERA5再分析土壤温湿度数据及大范围实地采样获得的土壤性质(土壤有机碳和pH)数据建立的。
该数据集时间分辨率为小时、空间分辨率为0.25°,数据单位为g m-2 s-1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_ncdc_meta_.json | 5.3 KiB |
2 | 2000-2010 | |
3 | 2011-2022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