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1-4967592
注册
登录
中文
EN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综合新闻
数据资源
专题数据
期刊数据
模型资源
全球灾害
应急响应
数据汇交
数据汇交文档
汇交数据资源
基地资源
科普
平台介绍
数据分类
Data
冰川
358
冻土
98
沙漠与荒漠化
136
积雪
69
极地
191
水文
401
生态
383
水土保持
613
气象
319
基础地理
366
遥感及产品
485
统计公报
35
社会经济文化
17
地球化学
9
滑坡
82
泥石流
11
大气本底
65
其他
396
来源站点或项目
figshare数据管理
36
HARVARD Dataverse数据管理
9
Mendeley Data数据管理
1
PANGAEA数据管理
8
Science Data数据管理
23
Zenodo数据管理
132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44
冰冻圈大数据挖掘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29
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
11
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9
长江三峡滑坡观测站
65
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战略与关键技术研究
3
长江下游洪涝灾害集成调控与应急除险技术装备
52
大型煤矿和有色矿矿井水高效利用技术与示范
78
多模式引导的多粒子生物适形调强新技术研究与实现
44
风电场、光伏电站生态气候效应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4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80
甘肃典型脆弱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警技术研发与示范
9
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2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9
甘肃省生态环境资源专题数据
50
高寒内陆盆地水循环全过程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4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2020年度开放基金项目
11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304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
182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
235
荒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及示范
32
黄河凌汛监测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118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367
黄河流域水域生态数据
6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120
黄土滑坡失稳机理、防控方法研究与防治示范
30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47
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73
极地冷海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41
泾河流域高质量体系化数据
21
可可托海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13
临安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
8
龙凤山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
8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01
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85
内蒙古根河市冷资源研究院
2
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观测研究站
10
平台服务中心
57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
35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原典型湖泊冰雪物理与冰封生态环境演化及机理研究
18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
43
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泥石流灾害科学数据应急响应服务
2
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
18
涉水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72
生态脆弱区绿色升级发展途径与区域综合示范
66
四川泸定县6.8级地震应急响应服务
30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4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
25
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
48
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
16
渭河流域高质量体系化数据
40
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
3
西北荒漠-绿洲区稳定性维持与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技术
14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
145
小型高效节能的沙漠苦咸水膜法淡化工艺开发和设备研制
22
应对石羊河流域干旱与荒漠化风险的自然基解决方案
12
云南东川泥石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1
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
5
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
17
中国荒漠主要植物群落调查
15
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
40
中国西部主要冰川作用中心冰量变化调查
75
首页
数据资源
南极
×
收起筛选
主 题:
极地
(79)
中国南极中山站
(22)
中国南极长城站
(9)
重力固体潮
(9)
重力仪
(8)
CTD
(3)
丰度
(3)
大型底栖生物
(3)
宇宙噪声
(3)
极光光谱
(3)
植物细胞
(3)
气象
(3)
潮间带沉积物
(3)
风向
(3)
风速
(3)
MARKIII-CTD观测
(2)
中国南极长城湾
(2)
乔治王岛
(2)
内拉湾
(2)
叶绿素A
(2)
噪声吸收
(2)
日照
(2)
气压
(2)
气温
(2)
海冰厚度
(2)
海冰观测
(2)
海水细菌
(2)
湿度
(2)
潮间带
(2)
生态
(2)
盐度
(2)
磁通门磁力计
(2)
营养盐
(2)
Amery冰架
(1)
CCD图像
(1)
CTD,乔治王岛,极地,海水深度,海水温度,海水盐度
(1)
CTD,断面,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
(1)
GPS观测
(1)
GPS高程观测
(1)
GPS,极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1)
Lacoste ET重力仪
(1)
MODIS红外图像
(1)
PH
(1)
SAR数据
(1)
SBE-25 CTD观测
(1)
TOC
(1)
中国南极
(1)
中国南极中山
(1)
中国南极中山市
(1)
中国南极第21、22、24、25次考察
(1)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
(1)
中国长城南极站
(1)
中山湾
(1)
中山站至DomeA站
(1)
二氧化氮总量
(1)
亚硝酸盐
(1)
光度仪
(1)
光度计
(1)
光谱仪观测
(1)
内陆冰盖
(1)
内陆冰盖累计率分布
(1)
内陆冰盖考察线降雨量
(1)
冰川分布
(1)
冰情航拍
(1)
冰盖,冰厚度,极地
(1)
冰芯测量
(1)
冰间湖
(1)
冰面坡度
(1)
净辐射
(1)
分层海流
(1)
初级生产力测定
(1)
化学元素
(1)
化学分析
(1)
单色极光
(1)
南大洋
(1)
南极
(1)
南极乔治王岛
(1)
南极考察
(1)
南极菲尔德斯
(1)
南极长城站
(1)
南极,Dome A 区域,物质平衡
(1)
南极,潮间带,叶绿素,营养盐
(1)
卫星
(1)
卫星遥感
(1)
可培养细菌
(1)
叶绿素a含量
(1)
同位素
(1)
噪声接受
(1)
固体潮,极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1)
土壤甲烷
(1)
地磁强度
(1)
地磁观测
(1)
地面气象
(1)
埃默里
(1)
声纳测距
(1)
声雷达观测
(1)
多波段激光成像
(1)
大型底栖动物和微生物
(1)
大气臭氧总量
(1)
宇宙噪声,极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1)
学 科:
海洋调查与监测
(19)
海洋生物学
(15)
地球重力学
(9)
元素地球化学
(8)
空间环境学
(8)
海洋化学
(7)
自然地理学
(7)
电离层物理学
(6)
海洋科学
(5)
地理学
(4)
地声学
(3)
大气探测
(3)
天气学
(3)
海洋气象学
(3)
磁层物理学
(3)
空间大地测量学
(3)
空间物理探测
(3)
地磁学
(2)
人文地理学
(1)
几何大地测量学
(1)
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地球内部物理学
(1)
地球流体力学
(1)
大气科学
(1)
岩石学
(1)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1)
有机地球化学
(1)
气候学
(1)
水文地理学
(1)
沉积学
(1)
海洋地球物理学
(1)
海洋地质学
(1)
海洋物理学
(1)
物理大地测量学
(1)
矿物学
(1)
高层大气物理学
(1)
时 间:
2016
(2)
2015
(7)
2014
(10)
2013
(13)
2012
(10)
2011
(16)
2010
(9)
2009
(13)
2008
(17)
2007
(14)
2006
(13)
2005
(21)
2004
(16)
2003
(16)
2002
(23)
2001
(20)
2000
(13)
1999
(20)
1998
(17)
1997
(18)
1996
(16)
1995
(15)
1994
(16)
1993
(16)
1992
(11)
1991
(10)
1990
(9)
1989
(9)
1988
(7)
1987
(7)
1986
(6)
1985
(8)
1984
(4)
1983
(2)
1982
(2)
1981
(2)
1980
(2)
1979
(2)
1978
(1)
1977
(1)
1976
(1)
1975
(1)
1974
(1)
1973
(1)
1972
(1)
1971
(1)
1970
(1)
1969
(1)
1968
(1)
1967
(1)
1966
(1)
1965
(1)
1964
(1)
1963
(1)
1962
(1)
1961
(1)
1960
(1)
1959
(1)
1958
(1)
1957
(1)
地 点:
南极
(130)
中山站
(75)
长城站
(45)
长城湾
(11)
乔治王岛
(6)
Dome A
(4)
中国南极长城站
(4)
普里兹湾
(4)
南大洋
(2)
南极长城站
(2)
埃默里冰间湖
(2)
菲尔德斯半岛
(2)
阿德雷海湾
(2)
Amery冰架
(1)
Dome A 区域
(1)
Dome A内陆冰盖
(1)
Dome A地区
(1)
企鹅聚集区,海豹聚居区,贼鸥聚集区
(1)
内拉湾
(1)
南极乔治王岛
(1)
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
(1)
南极格罗夫山
(1)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
(1)
地磁台
(1)
新奥尔松地区
(1)
普里兹湾测区
(1)
普里滋湾
(1)
格罗夫山
(1)
民防湾
(1)
长城湾,阿德雷海湾
(1)
阿德雷湾
(1)
共享方式:
在线下载
(121)
离线申请
(9)
贡献者:
胡红桥
(72)
何剑锋
(41)
刘晓收
(3)
丁明虎
(2)
李传金
(2)
逯昌贵
(2)
刘健
(1)
刘杨
(1)
南极长城站
(1)
吕纯操
(1)
周春霞
(1)
李瑞香
(1)
琚宜太
(1)
矫玉田
(1)
董兆乾
(1)
郝兴华
(1)
郭兴
(1)
贡献单位:
南极中山观测站
(7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41)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
南极长城站
(1)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中心
(1)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项目支持:
站基生物生态环境本底考察
(3)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1)
极地冰雪关键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机理研究
(1)
默认排序
点击次数
下载量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5/7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13/2014年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长城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
本数据集是2013/2014年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长城站站基潮间带所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原始数据。海洋大型底栖生物指栖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体长(径)大于1毫米的生物如海绵、珊瑚、虾、蟹、多毛类。利用数学手段、现代化仪器可以研究海洋底栖生物群落中各营养层次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换过程,进而...
贡献者:
刘晓收
点击量:
3812
文件大小:
16.9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91-1992中国南极第8次考察年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第8次考察1991-1992年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固体潮是指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将地球看做球状刚体时,引潮力矢量的垂直分量使得该点的重力...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5445
文件大小:
1.0 M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1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全天空电视摄象机数据
极光全天空电视摄像机主要用来监测全天空180度范围内的极光形态和相对变化强度,主要由室外电视摄像机和室内的主控箱、时基产生器、时基校正器、两台VHS录像机、一台SVHS录像机、TEAC影碟机以及监视器组成。根据中日两国极地所间的科学合作协议,该数据记录一式两份,双方共享。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1年极...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5474
文件大小:
49.1 KiB
更新时间:
2023-08-31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93年中国南极长城站潮间带小红蛤生理测定数据
南极长城站潮间带1993年小红蛤生理测定数据,包括Shell length, Fluorapatite rate, Chlorophyll a及ug/ind 四项观测要素0hour和24hour数据,数据采用word格式存储。小红蛤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分布广,是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和浅海的优势种之一,也是南极底...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072
文件大小:
82.5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94年南极长城站潮间带生物量测定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长城湾,湾阔水...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001
文件大小:
41.5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南极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
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南极长城站区地表松散沉积物按成因分为冰碛,冰缘沉积,冲积,湖积和海岸沉积.对其部分沉 积的3. 52 mm 以下粒度分析表明, 其粒度特征有明显的差别, 能很好地反映其形成过程和环境特征.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站沉积物及表土中的石油烃监测数据.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896
文件大小:
13.5 KiB
更新时间:
2023-09-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南极乔治王岛表土中的有机污染物数据
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是南设得兰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位于62°23'S, 58°27'W ,120公里附近的海面上。本数据集为乔治王岛表土中的有机污染物数据表。常见的极区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德克隆、重金属等等,存在于大气、海水、湖泊、土壤等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土壤中以碳水...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653
文件大小:
14.0 KiB
更新时间:
2023-09-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5年南极阿德雷海湾站位理化参数记录表
阿德雷海湾站位理化参数记录表,采自阿德雷湾的21个粘土矿物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表明,海区粘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51~70%)、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23~65%)、伊利石(16~42%)、绿泥石(7~17%,含蛭石)及高岭石(4~18%)组成。本数据集为南极阿德雷海湾站...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145
文件大小:
24.7 KiB
更新时间:
2023-09-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南极长城湾海水盐度数据
南极长城湾位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东面,面积约0.5㎞²~2㎞²,湾内水深变化较大(20—80m),即海底地形变化较大,不同沉积部位其沉积物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别。另外,该湾地处高寒带,与中纬度和低纬度海区的沉积环境也完全不同。本数据集为南极长城湾海水盐度数据。
贡献者:
矫玉田
点击量:
5153
文件大小:
15.7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88-1989年南极长城站磷酸盐测定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1988-1989年磷酸盐测定数据。海洋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量并被其摄取最多的矿物盐类,包括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铵盐。营养盐一般指海水中无机氮...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515
文件大小:
21.0 KiB
更新时间:
2023-09-0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2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宇宙噪声接收机是用来观测电离层D层中的宇宙噪声吸收情况,它可以监测300×300 km范围内的宇宙噪声吸收状况。该数据记录到MO盘片上。数据记录一式两份,按中日两国的极地研究所签署的科学合作协议,中日双方各保留一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2年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数据。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4865
文件大小:
524.6 M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14/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长城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
本数据集是2014/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长城站站基潮间带所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原始数据。海洋大型底栖生物指栖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体长(径)大于1毫米的生物如海绵、珊瑚、虾、蟹、多毛类。利用数学手段、现代化仪器可以研究海洋底栖生物群落中各营养层次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换过程,进而...
贡献者:
刘晓收
点击量:
3942
文件大小:
35.4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89-1990年南极长城站雪丘观测数据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本数据集包含南极长城站1989-1990年雪丘观测数据。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4214
文件大小:
30.9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11/2013年中国南极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数据
极光光谱仪通过测量同一条子午线上的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可以研究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逸过程、质子极光观测中的电子极光干扰等科学问题。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11/2013年极光光谱仪数据。中山站极光光谱仪测量沿同一子午线上极光和气辉辐射光谱,为子午工程项目提供极光观测数据,开展极光和磁层物理、极风的逃...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6901
文件大小:
614.2 KiB
更新时间:
2023-08-31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97-1998年中国南极第14次考察中山站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
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自1991年3月到2001年1月,使用Lacoste ET重力仪,开展了重力固体潮连续观测。本数据集为1997-...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6544
文件大小:
813.5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5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5年中国南极第22次考察臭氧观测数据
收录了中山站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获得的部分资料。包括BREWER探测的臭氧和SO2资料;BREWER探测的地方时中午太阳紫外辐射(290-325nm、295-300nm、300-305nm、305-310nm、310-315nm、315-320nm、320-325nm及300。5nm、324nm处辐照...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5502
文件大小:
48.0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08/2009年中国南极中山站单色极光CCD图象数据
CCD单色极光成像仪主要用来监测全天空180度范围内的某一特定谱线上的极光形态和强度值。数字化的图像存储在DVDR光盘上。根据中日两国极地所间的科学合作协议,该数据记录一式两份,双方共享。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08/2009年单色极光CCD图象数据。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5279
文件大小:
143.0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南极长城站雪坑测量数据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5187
文件大小:
923.0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1985-2003年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日平均数据
本数据集为1985年1月1日-2003年12月12日在西南极长城站获取的连续地面气象观测日平均资料数据。每日六次观测取日平均,观测要素包含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南极长城站已纳入世界天气监测网(WMO No. 89058,62.2S,59.0W,10m),长城站气象观测的开始时间为1985年1月。
贡献者:
何剑锋
点击量:
7389
文件大小:
290.0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2013年中国南极中山站高频相干雷达数据
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用于监测极区电离层场向排列的不均匀体及其运动,主要探测参数包括雷达回波强度、电离层对流速度、速度谱展宽。本数据集为中国南极中山站2013年高频相干雷达数据。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是南极中山站监测极区电离层对流的重要设备,利用中山站地磁纬度较高的特点,覆盖国际SuperDARN(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
贡献者:
胡红桥
点击量:
6499
文件大小:
340.5 KiB
更新时间: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