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004年至2016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区域背景站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及其长期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平均混合比分别为5.7±8.4和14.2 ±12.4ppb。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混合比的季节变化呈现出相似的模式,即冬季为高峰,夏季为低谷。然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混合比的昼夜变化在所有季节都有很大差异,这表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来源不同,气象对其浓度的影响也不同。
采集时间 | 2005/01/01 - 2017/05/20 |
---|---|
采集地点 | 上甸子 |
海拔 | 293.3m - Nonem |
数据格式 | excel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时 |
坐标系 |
上甸子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使用脉冲荧光SO2分析仪(型号43C-TL,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MA, USA)和化学发光NOx分析仪(型号42C-TL,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MA, USA)分别进行SO2和NOx混合比的原位测量。
总体而言,2004-2016 年二氧化硫年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值为-6.1%(R = -0.84,P < 0.01),与北京市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的-6.3%非常接近;2008-2016 年二氧化硫年均值呈更大的下降趋势,年均值为-7.4%(R = -0.95,P < 0.01)。氮氧化物的年均值从 2005 年到 2010 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值上升了 +3.4% (R = 0.38, P = 0.40),2010 年达到峰值(16.9 ppb),然后从 2010 年到 2016 年呈极其显著的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值下降了-4.5% (R = 0.95, P < 0.01)。2010 年以后,氮氧化物混合比年均值与华北地区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呈显著相关(R = 0.94,P < 0.01)。2011-2016年,上店子(SDZ)区域大气本底站氮氧化物混合比年均值的下降率(-4.8 % yr-1,R = -0.92,P < 0.01)低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的下降率(-8.8 % yr-1,R = -0.94,P < 0.01)(-9.0 % yr-1,R = -0.96,P < 0.01)。这表明,与二氧化硫相比,SDZ 的地表氮氧化物混合比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减排影响更弱。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5/04/30 09:08 | 匿名 [57.129.81.* ] |
[开放下载]
|
2 | 2025/04/30 09:08 | 匿名 [75.119.155.* ] |
[开放下载]
|
3 | 2025/04/29 23:03 | 匿名 [54.222.138.* ] |
[开放下载]
|
4 | 2025/04/25 06:28 | 匿名 [58.17.127.* ] |
[开放下载]
|
5 | 2025/04/24 13:37 | 匿名 [52.81.111.* ] |
[开放下载]
|
6 | 2025/04/23 10:18 | 匿名 [14.155.234.* ] |
[开放下载]
|
7 | 2025/04/21 07:08 | 匿名 [120.237.87.* ] |
[开放下载]
|
8 | 2025/04/20 22:22 | 匿名 [20.171.207.* ] |
[开放下载]
|
9 | 2025/04/17 10:26 | 匿名 [115.45.40.* ] |
[开放下载]
|
10 | 2025/04/15 18:45 | 匿名 [52.201.155.* ] |
[开放下载]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